安徽中药科技学校“六个坚持”传承非遗文化

发布日期:2025-03-04 浏览次数:581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立足亳州“中华药都”实际,面向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结合中药、中药制药、康复、中医美容护理等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特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注重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万人五禽戏展演.jpg

坚持名师引领,传承中药传统技艺。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坊”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中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相关制作工作。学校研制的中药香囊、大山楂丸、六味地黄丸等,不仅传承了养生理念,还结合社会需求进行了创新开发,曾在国家职教成果展中获奖。

五禽戏合肥展示.jpg

坚持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方式。学校组建教师团队参与校企合作单位安徽华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质量标准的制定,共同研发“九蒸九制”地黄、黄精等系列产品,在全省职教成果展上荣获一等奖。

五禽戏展演.jpg

坚持特色服务,弘扬中华文明瑰宝。学校开设了康复、美容护理等专业,坚持对传统中医技艺的研习传承。师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对传统中医按摩、针灸推拿、拔火罐等技艺进行研习传承,并为师生提供特色疗法服务。同时,师生利用周末时间走进社区,为市民免费提供服务,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中医特色疗法带来的切身体验,同时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药香囊制作.jpg

坚持非遗传承,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学校依托书画工作室和剪纸工作室,聘请书画名人和残疾人名师参与教学。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让师生在书画和剪纸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传统艺术在师生和特殊群体中得以传承延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厚植家国情怀。在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上,学校报送的《一剪一纸•魅力非遗》非遗作品和《弘扬工匠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两个参赛教学成果项目同时获得一等奖。

坚持社团参与,丰富系列活动载体。鉴于亳州是华佗五禽戏的故乡,学校积极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学校聘请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周金钟为客座教授,持续推进华佗五禽戏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该校五禽戏社团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并成功举办千人、万人五禽戏展演活动。目前,学校有五禽戏、剪纸、书法等32个社团,全年参与活动师生达8000余人次。学生社团精心制作的九米剪纸长卷《安徽中药科技学校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以及《中国梦》《华佗五禽戏》《清明上河图》等剪纸作品,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充分展示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坚持创新实践,积极传播非遗成果。每年在全市职教活动周期间,学校积极组织开展职业体验、文化艺术、发展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参加国家级大赛和成果展示活动,向国人展示和传播中医药创新非遗成果。师生在每年举办的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上,积极参加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活动,向世界友人展示非遗文化。(张皓 张晓银  特约通讯员:张秀礼)

来源:亳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