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多管齐下 全力推动“老有所学”行动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3-14 浏览次数:539

自“老有所学”行动开展以来,淮南市紧紧围绕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实施分级负责制,深入落实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强化监督等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师资队伍,丰富教学资源,稳步推进智慧教学,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动“老有所学”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点亮“老有所学”红色灯塔。突出老年大学的红色属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老年群体中落地生根。积极建设功能型党组织与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老年学员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管理中的政治优势与经验优势。同时,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关心下一代成长等活动,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学”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盘活资源存量,拓宽“老有所学”发展空间。按照“改建一批、扩容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对现有办公用房、中小学校舍、乡镇(街道)文化馆(站)、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等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加快老年学校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学校(含教学点)1149所,县(区)、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村(社区)覆盖率达到95%,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19.59万人。

加大统筹力度,夯实“老有所学”人才根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专职管理、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志愿者辅助的多元化动态师资保障机制。积极鼓励辖区内在职教师、退休干部职工、高校学生兼职任教,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老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有244名专职管理人员、2012名兼职管理人员、108名专职教师、2503名兼职教师,为老年教育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其中,8名教师荣获“2024 年度全省老年大学系统优秀教师”称号。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老有所学”浓厚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在《淮南日报》《淮河早报》等主流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政策等各类信息400余篇;发送政策宣传手机短信3400万人次;借助科学文化“三下乡”、“我们的节日・重阳”文艺演出等契机,开展老有所学成果展示活动20场次,使“老有所学”行动深入人心。(丁婷婷  特约通讯员:吴晨)

来源:淮南市教育局